澳门有这样一座独特的建筑,它距离熙来攘往的新马路仅一箭之遥,却是一个绿树成荫、环境清幽的地方。虽比邻精力旺盛的闹市,却独具温柔娴静的气质,这就是澳门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何东图书馆。今年8月,它迎来了自己60岁的生日。
何东图书馆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尽头,与周围一众欧式建筑相映成趣,共同组成了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一部分。60年来,何东图书馆由小到大,经历风风雨雨,成为集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园林式图书馆,默默守望和滋养着澳门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何东图书馆的前身是澳门知名企业家、慈善家何东先生于1918年购入的私人别墅,1956年何东逝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遗嘱捐赠该物业及2.5万港元购书款予澳门政府,以建立收藏中文书籍的公共图书馆,并命名为何东图书馆。
何东图书馆于1958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成立之初便是澳门最具规模的中文公共图书馆,藏书约3000册。经过60年的发展,现在的何东图书馆已经成为以古籍、文、史、哲、艺术、建筑类书籍及多媒体视听资料为主的综合性图书馆。其中,馆藏大量中文经典古籍,共计4154册,多媒体资料5601件、各地报纸55种、杂志531种、已装订逾期报纸37种。
图书馆的主体建筑由两座建成年份相差一个世纪的大楼组成,分别是建于1904年以前的原大楼和落成于2006年的新大楼。图书馆入门处是古朴典雅的鹅黄色拱门长廊,原大楼楼高三层,是经典的欧陆风格建筑,后面的新大楼楼高四层,是简洁朴素的现代风格。新旧两幢大楼相结合,全馆成了兼具藏书楼和现代化图书馆功能的人文阅读空间。
从外观上看,建于后花园一侧的新大楼,就隐藏在原大楼的背后,新旧两座建筑通过一道宛如阅读天堂的阶梯衔接在一起,原大楼以收藏古籍为主,新大楼负责提供多元化的读者服务,分别代表着历史与未来,阶梯则是时光切换的地点。
大楼前后,是遍植青草和老树的两个中式庭院,既是对澳门市民开放的公共空间,游历至此的旅客入内休憩片刻,也会十分舒心爽朗。
关于何东图书馆的旧大楼,曾参与后期建筑整修和内部家具设计的澳门建筑师马若龙说,它的很多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如处处可见的麻石,是葡式建筑中石灰石的替身,加上东方传统的庭院构造,整体上中西合璧。
8月4日,在何东图书馆举行了庆祝建馆60周年的纪念牌揭牌仪式。何东先生的后人在仪式上向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赠送了何东生前的旧物,包括生意账簿以及私人书信,供图书馆收藏。
参加揭牌仪式的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厅长邓美莲曾在何东图书馆工作多年。她说,还记得第一天来到何东图书馆时,就觉得眼前的建筑更像别墅而非图书馆,它和传统图书馆完全不一样。她推荐了三个不错的图书馆空间给读者,包括可以欣赏到建筑特色的前花园、大树成荫的古树区以及新大楼的阅读区。
被问及未来发展时,邓美莲表示,何东图书馆是一个成功的历史建筑活化实例,为了保护历史建筑,建筑的外貌将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毕竟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不只是提供单纯的阅读空间,而是更多地与建筑、艺术表演等相结合,形成一个大型的社区文化公共空间。
为了庆祝60岁生日,何东图书馆这个月还将举办一系列讲座、导览等活动,让市民、游客充分领略这座历久弥新的建筑和阅读殿堂的风采。(记者 郭鑫)
编辑: